湖北京山县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6-09-12 18:50  严泽波 帅正学 邓 恢 余 舟  中国文化报 浏览:890  评论:0

京山县文体中心夜景效果图


网球训练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体育课


文峰公园中心网球场


表演唱《九佬十八匠》


京山县春节民俗文化展演


文峰网球文化主题公园


京山县地处湖北省中部,面积3520平方公里,辖14镇、2区(京山经济开发区、京山温泉新区)、405个行政村、30个集镇社区,总人口65.7万。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屈家岭文化发源地,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绿林起义策源地,是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聂绀弩的故乡;是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观鸟之乡”和全国唯一的“中国网球特色城市”。连续11年跻身湖北省县域经济20强。

近年来,京山县以文化惠民为宗旨,把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硬支撑”。着力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层网络建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积极探索机制体制创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便捷化;大力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引领主流文化发展。2013年,京山县成为湖北省首批10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县市之一。

强化社会联动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强劲给力

京山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社会赞助、个体联营,破除文化建设由文化部门单打独斗的困局,文化事业发展由“单一推进”向“多元联动”转变,形成社会整体联动机制。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导向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文化事业建设上,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规划先行。将文化建设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全方位开展公共文化共建;坚持政策推动。制定《京山县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京山县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球之乡建设的意见》、《京山县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经济政策》,出台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财政、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坚持制度保障。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自律、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投资带动。以政府财政为支撑,建成一大批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先后成立了京山县网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聂绀弩文化发展基金。坚持考核促进。将文化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与经济建设和安全维稳等工作一同考核、一同结账,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建立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共建机制。坚持公办私助,公益文化活动政府主办、以钱养事;社区文化活动单位企业赞助、服务民众;娱乐健身文化活动自筹自办,统一管理;商业性文化活动市场运作,行政监管。在京山,单位出资、企业自建遍布于全县各单位、企业、社区、乡镇的网球场达146片;2013年,以社会资本为补充,投入540万元,在文峰公园、人民广场、绿林风景区等10多个公共休闲娱乐场所、旅游景点,建成公共免费无线上网区,在湖北省率先实现县域热点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

建立以部门协作为基础的联动机制。构建“部门联动、统筹推动、共建共享”机制。整合文化、旅游、教学资源,实现多部门联动,推进党员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工程、农村信息服务多项设施共建共享。成立京山文化旅游集团、京山网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公平优先、兼顾效益,市场运作的社会文化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管办分离、以钱养事。

狠抓基础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完善

京山县围绕群众文化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构建覆盖面广、供给能力强、服务质量优的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基础文化设施齐全。高标准建成44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407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21个农家书屋、100多家偏远山区数字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村(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实现了村(社区)级全覆盖。14个镇综合文体站全部达到“三室”“一厅”和3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文体设施设备齐全。城区公共文化场馆提档升级。近两年,先后投资近400万元,对县博物馆提档升级,博物馆成为湖北省县级博物馆老馆改造示范馆;投资100多万元,对县文化馆进行重新装修、添置设备,县文化馆多次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县非遗保护中心成为全省十佳非遗保护中心;投资50多万元,改造县图书馆,县图书馆升级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县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京山支中心是湖北省“十佳共享工程支中心”。单位、企业、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日渐完备。县内学校、医院纷纷建立自己的特色图书馆(室);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添置文化设施设备,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打造企业文化品牌;新建的居民小区,更是竞相配套文体设施,美化人居环境,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京山县坚持将重点文化工程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长远规划,分步实施,让百姓分享改革、发展红利,共享文化权益。高标准建成网球文化主题公园。京山县是全国唯一的“中国网球之乡”,网球文化深入人心。2010年建成的文峰网球文化主题公园,建有高标准网球场18片,每天在公园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市民过万人,是国家级“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因地制宜建设城区文化广场集群。除文峰网球文化主题公园的11处休闲广场外,京山县因地制宜,在城区布局、建成占地面积100亩的人民广场,以及5000平方米左右的富水花园广场、城畈社区广场等6处文化广场,在城区近郊建成占地20多平方公里的惠亭湖景区,再加上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配套的公益性小广场,共同构成了集健身休闲、文艺娱乐、文化观光等功能的京山城区文化广场集群。高起点建设京山县文体中心项目。全面启动的京山文体中心项目,占地1135亩,总投资近10亿元,目前已动工。京山文体中心包括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演艺中心、非遗展示馆、体育场馆等文体设施,为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民生工程,它既是集大型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群众集会、职业技能和体育艺术特长培训于一体的文化、体育用地,又是广大市民锻炼健身、休闲娱乐的公益场所。示范性建设集镇文化广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京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京山县村(社区)文化广场、中心建设标准》,明确地方党委、政府和村(社区)的建设主体地位,明确县级公共财政的补贴标准,明确各县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设施设备配套的工作责任。将村(社区)级文化活动中心与本级行政组织办公场所合署共建,整合宣传文化、党建科普、体育健身、医疗计生、民政等多项基层便民服务功能,探索建立功能多元的村(塆)综合性的小微文体广场。2015年7月,京山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入选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依托全国信息共享工程,搭建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平台,大力发展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新兴文化服务平台,建成公共文化服务网站“文化京山”,努力构建数字化的现代公共文化供给网络。近年来,相关企业出资2000多万元,完成了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数字电影院线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达100%;以文化部项目“农村公共文化电子阅览平台”全部联网为起点,以县、镇、村三级共享工程服务网络为基础,京山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初步建成,基本形成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网络体系。

突出均等化服务 公共文化权益全民共享

京山县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始终把基层一线、普通群众,作为工作重点和服务对象,通过实施系列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弱势群体、普通市民倾斜,让文化服务普惠百姓。

服务渠道突出“多样性”。文化服务机构开展流动服务。以文化广场为阵地,县文化馆投资20多万元,添置150平方米、灯光音响齐备的可移动“百姓大舞台”,巡回开展“家门口”服务;县图书馆利用流动图书车,每年巡回送书、送电影近20次;县花鼓剧团利用流动舞台车,年巡回演出200多场次。社会各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出台了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文件,企业赞助文化的现象较普遍。惠水乐园景区举办的惠水乐园青年歌手大奖赛已连续举办5届;企业赞助承办的大型电视选拔活动“京山牛人”赛和“舞蹈达人赛”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县内舞蹈培训机构每年在县体育馆开展体育舞蹈集中展演活动;县直单位参与开展各种特色文体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丰富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服务内容突出“针对性”。实施“文化低保”工程。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社会低收入人群,开展文化特色服务。县文化馆组建的群星艺术团、群音合唱团等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常年活跃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县图书馆开展“你点书、我买单”活动,在馆内配备了盲人设施和读物,开展个性化服务;县委宣传部联合残联、工会、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每年开展“书香京山、扶弱济困”等活动,社会弱势群体文化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服务方式突出“主动性”。成立京山县文艺联盟,延伸服务末梢。对全县文化队伍全面摸底登记、培训辅导,建立了文化队伍数据库,整合全县25个文化艺术协(学)会、18个体育协会、257个业余演出团队,成立京山文艺联盟,通过政府采购、以奖代补、社会赞助等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公益性或低收费文化服务,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打造文化精品 特色文化品牌聚人气接地气

京山县立足县情民风,发掘本土文化,因势利导,积极打造接地气、聚人气、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

力推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品牌。力推一台戏。挖掘本土民风民俗,充分展示京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炼、创作的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剧目《家在京山》,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剧目,在全县乡镇、社区、企业、景区进行公益巡演,受到群众欢迎;2014年11月,第一批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在湖北剧院进行文艺展演,《家在京山》作为首场展演剧目,受到高度赞誉;2015年3月,《家在京山》和歌曲《千年之恋》分获湖北省文化艺术最高奖、第九届屈原文艺戏剧和歌曲大奖。出版一本书。京山文峰网球主题公园既承载着京山县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是京山网球文化的发源地,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以文峰公园为主要内容,出版了历史文化读本《文峰流韵》,广受京山群众热捧。开设公益讲堂。县政府举办、以金融知识为主题的《京山讲坛》定期举行,年举办9期;县图书馆开设公益文化讲堂《文峰讲坛》,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影响广泛,成为本地特色文化品牌。打造特色系列文化活动品牌。2014年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20多场,组织文艺演出300多场,做到了“每月有活动、季度有高潮、全年不间断”。以广场文化为基础的京山县社区文化节已连续举办14届;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农家乐杯”文艺比赛、群众广场舞比赛等每年举办;每年一届的中国(京山)观鸟节吸引全国30多个城市的环保组织参与;2014年,以湖北省优秀剧目京山专场演出、京山社区文化节、高规格的网球赛等品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金秋十月·文化惠民”系列文体活动达30多场,吸引观众达60万人次。随着特色文化乡镇建设全面启动,“山歌之乡绿林”“歌舞之乡永隆”“唢呐之乡孙桥”“皮影戏之乡曹武”的依次命名,公共文化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贵族”运动平民化,“网球文化”声名远播。京山群众性网球运动经过近30年的发展,常年参与网球运动的普通百姓达2万多人,网球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已成现实。每年举办国际、国家、省级以及县内群众性网球赛事近20场次;国际网联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全国业余网球赛总决赛、全国小学生趣味网球赛总决赛、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巡回赛每年在京山定期举办。从2015年开始,亚运会项目、国际软式网球赛将落户京山;三年一届定期举办的中国(京山)网球文化节,被国家旅游局等评为中国旅游精品项目,成为中国网球界群众性网球运动的盛会,也是法网、澳网、美网、温网等国际网球组织了解中国群众性网球运动的窗口和平台。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绿林文化”彰显魅力。京山作为绿林起义策源地,历史遗存众多,文化积淀丰厚。京山县一方面积极组织文艺工作者以绿林起义为背景,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绿林英雄传》、中篇小说《似水乡情》、武侠小说《仗剑走绿林》、文艺节目《我家住在绿林山》等大批文艺作品,发掘、传承绿林文化;一方面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切入点,整合山水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打造绿林文化旅游品牌。现在,国家4A级绿林山风景区已成为河南、安徽、湖南、江西等华中地区旅游的热点。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和旅游文化的创新。


全部评论(0)
打印繁体】【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 安徽大学 利群读书会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九龙路111号

声明:本站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 如有版权问题敬请告知 我们会立即处理